获奖项目 | 奖项 | 获奖人 |
中国车前科植物的生药学研究 | 199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| 袁昌鲁 |
车前品种整理的质量研究 | 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 | 袁昌鲁 |
芫花、肉豆蔻等常用中药饮片研究 | 199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| 贾天柱 |
车前品种整理的质量研究 | 1997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| 袁昌鲁 |
《中药应用指南》 | 1997年省医药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| 徐连城 |
《各类中药材鉴定与应用》 | 1997年省医药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| 徐连城 |
狼毒抗癌成分活性研究 | 1999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| 曹爱民 |
中药凝胶电泳鉴别 | 1999年省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| 李峰 |
中药狼毒大戟抗癌作用的实验研究 | 1999年省医药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| 刘桂芳 |
西洋参果口服液的研制 | 1999年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| 赵余庆 |
《中成药薄层色谱鉴别》 | 1999年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| 康廷国 |
西洋参果口服液的研制 | 2000年省医药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| 赵余庆 |
高效液相色谱法对20种中药材及成药的鉴别和定量方法研究 | 2001年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| 沙明 |
独活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 | 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| 杨松松 |
中药材车前子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 | 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| 袁昌鲁 |
血清软胶囊的研发与应用 | 2001年沈阳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| 赵余庆 |
西洋参活性成分的化学、药理创新研究及其制剂(产品)的开发应用 | 2001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| 赵余庆 |
中药狗脊炮制工艺及原理研究 | 2002年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| 贾天柱 |
中药牛蒡子质量标准研究 | 200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| 康廷国 |
66种常用中药材质量标准及其对照品的研究 | 200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| 王冰 |
消斑益肾颗粒剂治疗紫癜性肾炎的中药研究 | 2003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| 许枬 |
消斑益肾颗粒剂治疗紫癜性肾炎的中药研究 | 2004年沈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| 许枬 |
DNA指纹图谱与HPLC指纹图谱技术对独活及含独活成分的质量评价研究 | 2006市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| 孟宪生 |
愈肾颗粒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临床与实验研究 | 2006中华医学会二等奖 | 许枬 |
生物技术在人参抗癌有效成分制备上的应用 | 2006年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| 赵余庆 |
HPLC测定水红花子中槲皮素含量 | 2006辽宁省优秀论文三等奖 | 张元桐 |
肉豆蔻等10种中药饮片炮制工艺及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 | 2007年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| 康廷国、贾天柱 |
肉豆蔻等11种中药饮片炮制工艺及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 | 200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| 贾天柱 |
生物技术在人参抗癌有效成分制备上的应用 | 2007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| 赵余庆 |
牛蒡子生药学的系统研究 | 2008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| 康廷国 |
牛蒡子生药学的系统研究 | 2008沈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| 康廷国 |
制约人参产业化的关键技术研究 | 2009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| 窦德强 |
制约人参产业化的关键技术研究 | 2009沈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| 窦德强 |
“山里红叶抗脂肪肝作用及药代动力学研究” | 2011年沈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| 英锡相 |
水红花子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 | 2011年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| 翟延君 |
水红花子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 | 2011年沈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| 翟延君 |
与辽宁地产药材-林下山参生长年限相关的问题研究 | 2011年辽宁省教育厅优秀科研成果 | 窦德强 |
中药及天然药物活性成分及其新药开发研究 | 2011年辽宁省教育厅优秀科研成果 | 窦德强 |
中药饮片炮制技术和相关设备的研究与应用 | 2011沈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| 贾天柱 |
中药饮片炮制技术和相关设备的研究与应用 | 2011年“十一五”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 | 贾天柱 |
中药饮片炮制技术和相关设备的研究与应用 | 2011年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| 贾天柱 |
动物药材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| 2012年沈阳市科技进步三奖 | 李峰 |
苦芪滴丸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新药开发研究 | 2012年沈阳市科技进步二奖 | 张振秋 |